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基因

TAGS为基因的查询结果

  • 近日,中国热科院海口站在鉴定西番莲脂氧合酶(PeLOX)基因家族参与果实成熟和酯的形成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阐述了西番莲脂氧合酶基因家族在非生物胁迫诱导和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分析了该家族成员在西番莲各器官中的组织特异表达特征,获得了其中一个成员PeLOX4参与果实成熟和酯形成的生物学证据。这一发现为西番莲LOX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经济作物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发布首个伞形科药用植物当归染色体级别参考基因组序列,并揭示了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和进化机制,为伞形科植物进化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详细]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朱生伟团队发现ERF49作为一个关键因子介导了油菜素内酯调节植物对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人员发现,ERF49是受油菜素内酯调节的BZR1直接靶基因,BZR1通过与ERF49启动子结合来抑制ERF49表达,在植物耐热性中是一个负调节因子。过量表达ERF49可提高植物对热胁迫的敏感性,其中热激转录因子HSFA2、热响应诱导基因DREB2A和三个热激蛋白基因HSPs的转录水平在热胁迫下显著降低。[详细]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模块化遗传育种智能计算机仿真模拟Blib平台,为作物育种方法和育种流程的比较和优化、生物信息和遗传大数据的有效育种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实用的模拟预测和决策支持计算机工具,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0SR123853),并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生物学通讯(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详细]

  • 板栗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作为干果类树种,其栽培品种多由实生选育得到,品种间遗传差异极大,单个品种的基因组很难代表主栽品种的遗传特性。典型模式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很难直接应用到经济林干果类树种的遗传研究上。因此,通过泛基因组分析,构建经济林树种自己的基因组数据库,对于揭示各个品种特异性状的遗传基础意义重大。[详细]

  • 该研究克隆了一个调控水稻株型与粒型的新基因OsBSK1-1,揭示了OsBSK1-1作为“脚手架”蛋白(scaffold protein)直接连接OsBRI1与OsGSK2,通过解除了OsGSK2对OsBZR1的抑制作用正调控BR信号的新机制。本研究完善了水稻BR信号分子调控网络,为改良水稻株型与粒型均提供了理论依据。[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