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基因

TAGS为基因的查询结果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有害生物控制学科组研究员王从丽团队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筛选出一个新的大豆抗线虫育种基因型09-138(rhg1a + Rhg4b),对毒性强的生理小种(SCN4)具有抗性,但对毒性弱的生理小种(SCN5)感病(Huang等,2022,Nematology),为了充分利用该抗性资源,了解其抗性机制,该团队首次在大豆上利用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展了该大豆种质对孢囊线虫亲和性(感病)和非亲和性(抗病)反应的调控机理研究。[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发布了独龙牛高质量全基因组组装序列,揭示了独龙牛的起源与系统地位问题、染色体融合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对我国牛种质资源的优异种质和基因的精准鉴定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最新影响因子10.255)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编码的新蛋白V3可以沿着细胞质内的微丝到达胞间连丝并促进病毒在细胞间的移动。[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在独龙牛染色体融合和环境适应性新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发布了独龙牛高质量全基因组组装序列,揭示了独龙牛的起源与系统地位问题、染色体融合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对我国牛种质资源的优异种质和优异基因的精准鉴定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国内其他科研单位合作,揭示了自嫁接和异嫁接对葡萄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对葡萄优质生产和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优良的砧穗组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