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基因

TAGS为基因的查询结果

  • 武汉植物园研究人员与埃塞俄比亚研究人员通过合作研究,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埃塞俄比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hoche种质库中的90份咖啡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得到了974万SNP和134万InDel。同时利用全基因组SNP标记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析发现这些咖啡种质聚为四个主要大的分支,每个大的分支中包含若干小的分支,其聚类方式与种质资源的地理来源高度关联。[详细]

  • 2022年2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何予卿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Natural variation in WHITE-CORE RATE 1 regulates redox homeostasis in rice endosperm to affect grain quality 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揭示了水稻心白率基因WCR1的自然变异和胚乳氧化还原稳态影响垩白形成的分子机理。[详细]

  •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所环境微生物课题组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环境工程研究所合作,在环境科学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2021=10.588)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养殖场逸散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和人体暴露,为评估养殖场空气的生态健康风险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详细]

  • 2022年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尹若贺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在紫外光UV-B的处理下,番茄转录因子模块BBX20/21-HY5激活HY5基因转录,而过量积累的HY5蛋白抑制自身基因转录,形成自身负反馈环,维持体内HY5的水平,调节番茄的光形态建成(Yang et al., 2022)。[详细]

  • 502. 稻花香型高粱产品研究获进展-食品科技 2024-04-2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高粱中首次敲除了高粱SbBADH2基因,创制了新型香高粱。[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发现“类绿色革命”基因 ZmSPL12 通过调控 D1 基因转录增强玉米抗倒伏性的新机制,为玉米耐密株型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因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详细]

  • 杂交和回交是常用的动、植物育种手段。杂交引起的父母基因互作导致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比如经典的副突变(paramutation)可以跨代遗传。但是,由表观遗传引起的跨代遗传的机理缺乏全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2月9日,南京农业大学多倍体杂种优势研究团队在Genome Biology(IF=13.583)上发表了题为Small RNAs mediate trans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genome-wide trans-acting epialleles in maize的研究论[详细]

  •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育种课题组在《作物学报(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通过上调Ehd1促进普通野生稻抽穗的QTL -qHD1b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个源自普通野生稻的早抽穗QTL-qHD1b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