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基因
近日,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整合选择信号、单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多性状关联分析,发现了与胴体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揭示了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详细]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兴旺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以“Diurnal RNAPII-tethered chromatin intera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rhythmic gene expression in rice”为题在Genome Biology发表。研究绘制了水稻昼夜动态变化的高分辨率三维基因组图谱,系统阐释了昼夜动态变化的三维基因组结构对节律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团队运用宏基因组技术对再生水长期灌溉土壤进行研究,发现种植模式而非再生水灌溉本身对抗生素抗性基因扩散影响显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详细]
2022国际基因与生物技术将于7月14-15日在济南·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日程抢先看。[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 TaMOR 基因调节小麦次生根起始的分子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确定了其与株高、根干重相关的优异单倍型,明晰了不同单倍型根干重差异的分子机理。[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真菌病害流行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微生物学波谱(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鉴定出大丽轮枝菌3号生理小种无毒基因,并研发了鉴定大丽轮枝菌3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技术。[详细]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黄丽丽教授果树病害病原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团队在《New Phytologist》期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苹果树腐烂病菌Vm-milR1通过抑制寄主免疫相关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寄主免疫反应并促进病菌侵染的分子机制。[详细]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第三版十字花科数据库(BRAD V3.0)的重建升级。该数据库整合了已发表的十字花科物种基因组、转录组等组学数据资源,已成为十字花科植物最重要的数据库之一,对十字花科植物组学数据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温立斌研究员在全球三大高被引之Frontiers出版商旗下的兽医科学领域Q1期刊《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正式在线发表综述性文章。文中以较大篇幅系统地总结了小组获得的多项原创性发现——PCV2重排分子23株,PCV2重组形成的4种类猪圆环病毒和4种类猪圆环病毒微小因子,其中包括感染动物的迄今为止拥有最小基因组的病毒以及首次发现的不具编码蛋白能力的因子;阐述了类猪圆环病毒P1的基因组特征、病原学及致病机制等;并对猪圆环病毒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鉴定了一个调控小麦纹枯病抗性的新基因 TaSTT3b-2B ,研究发现其影响小麦抗病性和籽粒大小的分子新机制。[详细]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因组编辑团队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发现新策略协同效应,在植物引导编辑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新突破,实现了玉米和水稻引导编辑效率平均可提高3倍,在多个低效靶点上甚至可提高10倍以上,并在人细胞中进行了验证。[详细]
11月26日,中国热科院在木薯干旱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木薯SPL9转录因子负向调控耐干旱的机理,并利用该基因创制耐旱木薯种质,为作物耐干旱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韩建永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单位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建立了目前世界家畜干细胞传代次数最多(传代260次以上)、可进行多次基因编辑操作的猪胚胎干细胞系,攻克了猪胚胎上胚层多能干细胞建系的国际难题。[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系统绘制了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环状RNA图谱,并揭示了物种间高度保守环状RNA-circFgfr2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新机制。[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 TaMOR 基因调节小麦次生根起始的分子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确定了其与株高、根干重相关的优异单倍型,明晰了不同单倍型根干重差异的分子机理。12月10日,相关研究在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上发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