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食品添加剂
12月20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48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3批次,涉及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等问题。[详细]
漳州市公布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某烘焙店生产经营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案。[详细]
为规范全省食品(含特殊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现场检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建设,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了《江西省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9章、35条,分为总则、检查员资格、检查员权责、检查员遴选、检查员选派、检查员培训、检查员考核、检查员管理和附则。[详细]
为遏制食品生产超范围、超限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问题,眉山市市场监管局于近期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专项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详细]
8月9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24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详细]
8月9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3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报了不合格食品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质量指标问题。[详细]
11月2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27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2批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和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详细]
继2022年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国市监食生发〔2022〕18号)之后,2022年6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规定》公告(2022年第20号),进一步明确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金(银)粉类物质(以下简称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净化市场消费环境。[详细]
7月20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23号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2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质量指标、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详细]
近日,一条“玛氏彩虹糖被指控可致DNA改变”上了热搜。原因是美国消费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院把玛氏(Mars)公司起诉了。原因是玛氏生产的彩虹糖中添加的二氧化钛过高。二氧化钛被怀疑有可能导致人体DNA改变。[详细]
7月18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2022年第11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5批次。不合格样品包括:酒类3批次、蔬菜制品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发现的主要问题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等。[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内淀粉制品主体生产行为,切实加强宁城县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使用监管工作,推动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针对县域内淀粉制品生产经营实际,近日,宁城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淀粉制品专项整治,深入粉条、凉皮、拉皮等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场所排查使用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详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并发布了《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规定》。该规定再次重申金银箔粉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原料,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各部委将对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事实上,我国食品行业禁止使用金银箔粉,并不是出于食品安全问题,而更多的出于饮食习惯、消费理念的考虑。或许有网友并不了解金银箔粉被用于食品的“前世今生”,食品伙伴网今天为大家做出解读。[详细]
为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抽检的作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及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今年来,赣州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采取“四举措”强化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确保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详细]
连日来,钟薛高雪糕不化和麦趣尔纯牛奶检出丙二醇事件持续受到广大网友和食品行业的关注,这两个事件都涉及到了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建立和实施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可以助力食品企业实现合规管理。食品伙伴网从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的流程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下如何利用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实现对食品添加剂的合规管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