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农作物
根据病虫基数、种植结构、作物布局及气候等因素,经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2年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21年,接近常年。[详细]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入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办〔2022〕31号)精神,充分利用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肉牛奶牛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政府关于积极发展肉牛奶牛产业的决策部署,结合驻马店市实际,牵头起草了《驻马店市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详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批准发放四川鑫源种业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详细]
为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促丰收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详细]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发展肉牛产业和实施奶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驻马店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肉牛奶牛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详细]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中科院1区Top,IF=5.699) 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精细定位了AhRt2基因,并报道了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在红种皮花生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详细]
DT新材料、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将于2023年11月29日-12月1日于合肥香格里拉酒店举办“ 2023(第三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以 “聚焦非粮生物质利用商业可行性” 为主题,荟聚业界专家聚焦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详细]
1月21日,四川农业大学任万军教授主持的四川省“十四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2021年度总结会在成都校区1教301召开。[详细]
决定认定北京市延庆区等114个县(市、区)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现予以公布。此外,辽宁省锦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南通市、淮安市,安徽省滁州市,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枣庄市、临沂市、聊城市,河南省南阳市、濮阳市、周口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等14个设区市已于2022年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详细]
DT新材料、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将于2023年11月29日-12月01日于中国·合肥举办“ 2023(第三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以 “聚焦非粮生物质利用商业可行性” 为主题,荟聚业界专家聚焦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详细]
哈通社/阿斯塔纳/10月18日 -- 据哈战略规划和改革署国家统计局报告数据,2022年1-9月,哈萨克斯坦农产品产值达6.806万亿坚戈,其中畜产品产值为4.14万亿,农作物产值为2.62万亿坚戈。[详细]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山东省2021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我院作物所育成的济麦379等7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详细]
2022年1月11-12日,全国农技中心以网络视频方式组织召开了2021年国家水稻品种统一试验评审会。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水稻统一试验主持人和鉴定检测单位负责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管理部门水稻品种试验负责人员,国家水稻品种联合体试验牵头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详细]
12月18日,在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十四届优质食用粟米评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选育的谷子新品种“中谷19”、“中谷25”和“中杂谷67”表现突出,被评为一级优质米。[详细]
2021年12月23日,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专家组在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对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贺忠群教授团队与雅安大农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根用佛手瓜新品种进行田间鉴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