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油料
油料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团队针对油料危害因子检测灵敏度低通量低、粮油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难、植物油脂分子及微量特质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匮乏、油脂优劣与真假难辨等系列难题,系统开展了油料生物毒素高通量高灵敏多组分检测技术、黄曲霉毒素风险预警与绿色阻控技术、食用植物油真实性与营养功能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引领了油料质量安全行业创新前沿,为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详细]
郭建华代表提出的关于在深入推进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中促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现答复如下。[详细]
综合阿根廷《号角报》、农业信息网站12月30日报道,根据阿根廷油料工业商会和谷物出口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阿粮食及副产品出口创汇37.07亿美元,同、环比分别增长34%、112%;2022年全年,阿粮食及副产品出口额达404.38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2%,为历史最高纪录。[详细]
芝麻与特色油料遗传育种团队针对我国芝麻产量与品质改良徘徊不前、品种同质化严重、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从种质资源发掘与创制、关键基因鉴定与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优质高产多元化品种培育等方面开展系统创新,育成高产、高含油、适宜机械化、多用途系列优良品种,建立了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积极推动芝麻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5月12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联合有关单位在湖北江陵举办全国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暨湖北省科技服务油菜产业链“515”行动现场观摩会,采用“三全高效”技术模式,江陵县马家寨乡油菜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推动江陵冬闲田的利用率达到了90%,为油菜扩面增产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详细]
5月18日,油料所在湖北武穴召开油菜机收减损技术暨湖北省科技服务油菜产业链“515”行动现场会,围绕油菜机收减损技术开展了技术交流和培训。[详细]
玻利维亚油料和小麦生产商协会(Anapo)近日报告称,由于播种活动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今年大豆、玉米、高粱、向日葵、小麦和奇亚籽的总产量已连续第二年下降,约为452.4万吨,较去年下降了5%,较前年下降了11%。[详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12月21日电 据满洲里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经满洲里口岸累计进口油脂油料42.4万吨、31.6亿元,同比增长1.4倍、2.8倍。[详细]
哈通社/阿斯塔纳/11月25日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一季,全哈农业企业出口葵花籽创汇7570万美元。根据哈油料加工企业协会的数据,精炼植物油和豆粕的出口金额超过1.045 亿美元,该金额比原材料的出口利润高出38%。[详细]
根据《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制定的湖南省地方标准《《粮食、油料检验扦样技术规范》、《低温粮仓》、《稻谷低温储藏技术规范》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详细]
4月6日,油料所与五谷磨房食品集团共同成立的食养黑芝麻研究院举行签约揭牌仪式,油料所所长、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凤洪、五谷磨房董事长桂常青共同为研究院揭牌。[详细]
为做好2022年花生、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千方百计保障油料生产安全,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研讨会商制定了花生、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请各地结合实际,细化技术措施,指导做好病虫害防控。[详细]
日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发掘出新的绿色富硒食品——富硒油菜芽,并揭示了其作为一种新型功能蔬菜在珍稀营养素如硒、维生素E、特殊抗癌硫苷、镁、锌等上的富集特征,成功拓展了绿色富硒食品来源和油菜多功能利用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食品(Foods)上。[详细]
当前,西南地区油菜大部已进入初花期,江南大部油菜处于蕾薹后期,江淮大部已进入蕾薹期。近期,长江流域雨雪低温天气频发,增加油菜冻害风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提出油菜抗渍涝冻害促恢复生长技术意见。[详细]
2月19日至20日,为落实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行动,所长黄凤洪带队到湖北武穴、安徽望江和江西瑞昌、都昌等地调研油菜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