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毒素
在越南广义省,常发生多起毒蘑菇和毒河豚中毒事件,因此该省相关主管部门已举办防止动植物天然毒素中毒措施培训班。[详细]
当前气温升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易发期。为保障全区人民饮食消费安全,温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布春夏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科学健康消费。[详细]
学名河鲀,因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中毒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详细]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升高、湿度增加,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高,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甘孜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夏季餐饮环节食源性疾病预警公告。[详细]
2022年9月20日,泰国工信部在政府公报网站发布第6688、6673、6676号公告,分别发布《甜炼乳标准》《谷物和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总量测定方法》及《动植物油脂中铅含量测定方法》。[详细]
近期,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2大类食品190批次样品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食用农产品3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真菌毒素污染、滥用兽药的问题。[详细]
2022年9月2日,新西兰第一产业部(MPI)发布贝类毒素污染海域风险扩展警报。[详细]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2年8月24日,法国通过RASFF通报美国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超标。[详细]
2022年8月17日,新西兰第一产业部(MPI)发布贝类毒素污染海域风险警报。[详细]
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22年8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 (EU) 2022/1370号条例,修订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在某些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详细]
由于在进口时的自主检查中从名为SHENYANG SPECIAL LOVE FOOD LIMITED COMPANY的企业生产的含有红辣椒、花椒及花生的中国产食品中检测出了黄曲霉毒素(总黄曲霉毒素有超过10μg/kg的风险),因此,现将上述信息追加到附件1中。[详细]
河豚鱼、蓝环章鱼均含有致命河豚毒素,食用会引发食物中毒,严重的情况下会致人死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如下。[详细]
7月27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发表消息称:韩国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销售的2种韩式大酱产品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超标,命令其停止销售并召回相关产品。[详细]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2年7月13日,比利时通过RASFF通报印度出口花生酱黄曲霉毒素超标。[详细]
按照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以下简称我协会)下达的《茶叶及茶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的要求,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已组织相关标准化专家及各参编单位对上述团体标准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并已形成征求意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