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毒素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36期通告,通报了不合格食品16批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生物毒素、微生物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等。[详细]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50号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1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等问题。[详细]
西红柿营养丰富,既可成为桌上一道美味的菜肴,又能当营养美颜的水果。然而,物美价廉,备受欢迎的西红柿也被各种流言蜚语缠身——西红柿多是被催熟的?泛青西红柿能吃吗?这种西红柿含有毒素?今天,就让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专家团队与您好好说说,从此吃西红柿再也不手抖。[详细]
2022年6月14日,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食品评估中心”)主办、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浙江省疾控中心”)协办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生物毒素检测技术培训班以网络视频会议形式举行。[详细]
近日,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市质检中心)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的食用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能力验证工作,两次能力验证均取得满意结果。[详细]
6月8日,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第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涉及粮食加工品、饼干、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和调味品5大类,共计332批次,其中有3批次食品上不合格名单。[详细]
7月21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24期(总第369期),通报了餐饮食品、糕点、罐头、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速冻食品6大类食品18批次食品不合格,检出了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食品添加剂与标签标示值不符、生物毒素等问题。[详细]
7月14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23期(总第368期)通告,检出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糕点、豆制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果制品7大类食品14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食品涉及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其他指标等问题。[详细]
为有效防范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进一步加强湿粉类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监管,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有关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肇庆市市场监管局在持续开展“湿粉统一查”行动的基础上多措并举集中开展了湿粉类食品生产经营专项检查行动。[详细]
今年3月7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与旧国标相比,在标准名称、范围、感官要求、微生物限量等方面都进行了修改,还新增了真菌毒素限量。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详细]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仍然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重者可致死亡。[详细]
很多人都知道发霉的食物不能吃,因为除了异源微生物引起的肠道不适,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造成的急性和慢性食物中毒,危害更为严重。此外, 真菌毒素还有致癌性,致突变等危害。[详细]
4月13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通告,通报了餐饮食品、糕点、罐头、食用农产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6大类食品10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了农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生物毒素等问题。[详细]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上海某超市销售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的松子,被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7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6872元。[详细]
4月29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10期通告,检出3批次食品不合格,均为食用农产品,涉及真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