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美国

TAGS为美国的查询结果

  • 近日,江南大学发布消息称,刘小浩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近100%选择性转化为乙醇。据了解,传统乙醇生产技术主要以粮食为原料进行发酵。目前,全世界乙醇产量约一亿吨,主要由美国和巴西利用粮食和甘蔗等生物原料生产。为了解决生物原料产量小、消耗高这一难题,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开发了多种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不过刘小浩教授团队实现二氧化碳一步合成乙醇,在全球尚属首次,这一突破使得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实现工业应用成为可能。[详细]

  • 随着中国与拉美各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和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拉贸易正在不断深化。根据《经济日报》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11.7%,中拉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亮点。食品伙伴网以国际贸易为导向,紧跟国际潮流,致力于拉美各国的食品安全法规研究,为企业进出口合规提供助力。下面食品伙伴网将为大家呈现秘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况。[详细]

  • 智利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南美国家,也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与我国将《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的南美国家。2018年中智双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代表着两国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下面食品伙伴网将为大家介绍智利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况。[详细]

  • 425. 越南水果征服美国市场-国际食品 2024-04-25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越南进口的农林水产品中,腰果、海鲜、木制品和水果占较大比重。截至目前,越南获准出口美国的水果有7种,即火龙果、红毛丹、龙眼、荔枝、牛奶果、芒果和柚子等。[详细]

  • 外媒7月2日消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当周,全球油籽强劲上涨,主要因为美国农业部的播种面积和季度库存数据远远低于市场预期,意味着2023/24年度美国乃至全球大豆以及制成品供需前景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大豆供应可能陷入极为紧张的局面,这令市场暂时忽视了中西部降雨前景改善以及巴西大豆产量庞大的利空影响。我们将在本期报告里对这份播种面积报告的潜在影响作出详细的数据解读。[详细]

  • 外媒7月9日消息:在经过6月最后一周的暴跌后,截至2023年7月7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呈现震荡整理走势。近来美国南部平原的降雨放慢冬小麦收获,北美春小麦产区天气持续干燥导致作物状况下滑,黑海协议续签前景黯淡,有助于小麦价格企稳反弹。不过全球小麦产量前景改善,继续限制小麦价格的上涨空间。[详细]

  • 外媒7月9日消息:截至2023年7月7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在重重压力难以展开持续反弹。继上周暴跌16%之后,空头回补令玉米跌势趋缓。但是美国中西部降雨增加,玉米优良率略有反弹。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增长,巴西二季玉米上市,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里对玉米价格的任何反弹构成供应面的双重压制。[详细]

  •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十一月六日宣布,因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指美国阿拉巴马州Chilton县、南达科他州Beadle县、Clark县和Hanson县、加利福尼亚州默塞德县,以及爱荷华州Pocahontas县爆发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中心即时指示业界暂停从上述地区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以保障本港公众健康。[详细]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JECFA)没有对其日容许摄入量(ADI)进行数值限制,但是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已经提交了一份由环境保护基金等提交的着色剂请愿书,建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废除食品中使用二氧化钛作为着色剂法规,建议的原因是这种着色剂的预期用途不再符合美国联邦法规21 CFR 70.3(i)中关于“安全”的定义。该消息发布后,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食品伙伴网梳理了目前各国及组织二氧化钛在食品中的使用规定,以供业内参考。[详细]

  • 来自SeafoodMedia 6月29日消息,2023年前5个月,越南海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与202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一半,出口额5.63亿美元,所有主要出口海产品都经历了30%到60%的急剧下降,其中,虾和巴沙鱼的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和62%,跌幅最大。[详细]

  • 来自SeafoodMedia 6月19日消息,由于在欧洲、美国等主要市场的订单减少,越南海鲜企业正在创新产品,促进贸易,重组市场,以应对当前面临的市场困境。[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