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柑橘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吴鸿教授课题组,在细胞生物学国际学术期刊cells (2020年影响因子6.6, https://doi.org/10.3390/cells10113222) 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一个锌离子依赖核酸酶参与柑橘属植物果实分泌囊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过程中细胞核降解。[详细]
8月31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伊朗鲜食柑橘进口,这是伊朗新鲜水果首次获得海关总署准入。[详细]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柑橘逆境生物学与栽培团队接连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与Plant Journal 发表研究论文。[详细]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团队在柑橘自交不亲和调控机制研究上的新成果以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S2-RNase attenuates self-incompatibility in “Guiyou No. 1” pummelo为题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线发表。[详细]
8月19日,受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委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项“柑橘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在华中农业大学主楼315会议室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批准了富美实公司虫害防治产品Altacor eVo的登记。该产品采用Rynaxypyr(氯虫苯甲酰胺)作为活性成分,适用于树坚果(杏仁、开心果和核桃)、柑橘、葡萄(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梨果(苹果和梨)和核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杏李和梅子)的虫害控制。Altacor eVo是高浓度Rynaxypyr制剂,而Rynaxypyr是长期残效控制鳞翅目害虫的行业标准。[详细]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园艺林学学院程运江教授课题组关于柑橘果实采后水分代谢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
根据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结合去冬今春气候特点、病虫源基数及历史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上半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面积1.33亿亩次,稻飞虱、水稻纹枯病呈偏重发生态势,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柑橘溃疡病、柑橘红蜘蛛、柑橘潜叶蛾、荔枝霜疫霉病、荔枝蝽蟓、荔枝蒂蛀虫、甘蔗黑穗病、甘蔗螟虫、甘蔗蓟马、黄曲条跳甲、菜蚜、鼠害等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详细]
抽检食用农产品26批次,其中叶菜类蔬菜5批次,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4批次,茄果类蔬菜3批次,芸薹属类蔬菜1批次,鲜食用菌1批次,热带和亚热带水果4批次,仁果类水果3批次,柑橘类水果4批次,核果类水果1批次,全部合格。[详细]
抽检食用农产品27批次,其中热带和亚热带水果7批次,仁果类水果7批次,核果类水果7批次,柑橘类水果3批次,浆果和其他小型水果2批次,瓜果类水果1批次,全部合格。[详细]
该研究解析了转录因子CrWRKY42通过协同调控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促进柑橘果实着色的分子机制,该研究结果为柑橘果实色泽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基因资源。[详细]
去年以来,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大陆柑橘类水果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以及倍硫磷和乐果残留超标;今年6月,从台湾地区输大陆冰鲜白带鱼和冻竹荚鱼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为防范风险,依据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兹决定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详细]
2022年8月22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消息称,拟修订绿草定(triclopyr)在橙子、柠檬和柑橘中的最大残留限量。[详细]
根据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南非将在2021/22产季创下270万吨的柑橘出口新纪录。有利的天气状况、新的产区以及美国等市场的更高需求,共同推动了出口增长。但南非柑橘产业正面临几个挑战,如投入成本(特别是燃料和化肥)和运输成本的大幅飙升、南非港口运营中持续存在的挑战,以及俄-乌冲突对现有贸易模式的影响。因此,该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受到威胁,未来的投资也可能受限。[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 (Anvisa) 于 6 月 21 日暂停了杀菌剂多菌灵的进口、生产、分销和商业化,多菌灵是巴西在大豆、玉米、柑橘和苹果等作物中使用最多的杀菌剂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