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水产
俄罗斯获准输华的水产生产、运输和储存企业/船舶名单再扩大。[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刘淇研究员等研究发明的“一种鲜海蜇的冷冻保存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7113658605。[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吴彪等研究发明的“一种耐低盐魁蚶苗种的培育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8101291835。[详细]
日前,由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室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等发明的“鉴别尖塘鳢鱼种的SNPs及基于SNPs的AS-PCR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及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011292975.8。[详细]
8月30日至9月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等一行8人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针对当地渔业发展状况及盐碱地开发利用等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签订《鄂尔多斯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与示范合作协议书》。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副主任乌力吉,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站站长张子军、副站长吴桃等参加调研活动。[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谢骏研究员团队在草鱼品质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论文“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Flesh Flavor Quality and theNutritional Value of Grass Carp in Four Culture Modes”在线发表于《Foods》(JCR一区),该论文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子课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助。[详细]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院重点实验室杨健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耳石微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手段交叉优势,对长颌鲚与短颌鲚的物种分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耳石中锶钙“指纹”特征,区分了长江流域鄱阳湖、洞庭湖、长江口等水域采集的长颌鲚和短颌鲚个体及其生境履历,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个体标本开展了线粒体系统进化分析及核基因微卫星群体遗传分析。[详细]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点专项、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基本业务费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鲑鳟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黄天晴等人开展的“虹鳟基因组倍性对育性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详细]
近期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防治团队在异育银鲫寄生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详细]
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在杂交子一代基因组相关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Sequencing an F1 hybrid ofSilurus asotusandS. meridionalisenabled the assembly of high-quality parental genomes”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IF2020=4.379)上。[详细]
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构建了珠江中下游78种鱼类的DNA条形码数据库,基于团队构建的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珠江下游肇庆江段和中游红水河大湾江段长期监测采集的鱼卵、仔鱼进行了种类识别。[详细]
根据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 24.1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15.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3,284.8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222.01%。[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孙秀俊等研究发明的“一种制备虾夷扇贝肌肉单细胞悬液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911181731X。[详细]
2023年2月6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550003650号征求意见稿,拟修订绿茶中儿茶素的测定方法。意见反馈期截至2023年3月7日。[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刘福利研究员等研究发明的“一种利用配子体克隆系进行极北海带苗种培育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91081197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