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肉制品
近期,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等20类食品783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抽样检验合格757批次、不合格26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重金属污染、其他污染物等。[详细]
近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了《挂浆肉制品》团体标准。工作启动后,起草工作组按照标准制订工作程序,组织完成了《挂浆肉制品》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现面向行业征求意见。[详细]
近期,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肉制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食用农产品等9类食品1145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检项目合格样品1132批次、不合格样品13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及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详细]
本次抽检信息涉及的食品品种类别有:速冻食品、食用油、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食用农产品、酒类、水果制品、炒货、糕点、调味品、蔬菜制品、饮料等。抽检样品共计307批次,全部合格。[详细]
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代表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餐饮服务需求下降、供应过剩和供应链中断导致运输活动遇到困难等原因,2022年越南肉类和肉制品的进口需求将难以激增。[详细]
本次抽检信息涉及的食品品种类别有: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肉制品、调味品、糕点、豆制品、粮食加工品、速冻食品、食用油、乳制品、炒货、糖果制品、淀粉制品等。抽检样品共计383批次,全部合格。[详细]
2022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53206批次,不合格1049批次,总体不合格发现率为1.97%。居民消费量较大的乳制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食用农产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08%、0.96%、1.63%、3.84%、0.96%。[详细]
2022年8月31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发布消息,批准从阿根廷进口冷冻猪肉和加工猪肉制品。[详细]
本次通告的抽检信息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饮料、糖果制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乳制品、速冻食品(汤圆)、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农产品共14大类,合计370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9批次。[详细]
近期,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了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调味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糕点,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13大类食品1841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806批次,不合格样品35批次。[详细]
2022年8月19日,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局发布肉制品中鸡、牛、猪、马DNA含量的测定方法(标准号:GOSTR70296-2022),适用于肉制品,包括鸡、牛、猪、马等制成的香肠和烹饪产品的半成品及经过热处理的肉制品。[详细]
为进一步加大力度保障禽畜肉制品屠宰、加工、销售过程中的肉品质量安全,目前梓潼县市场监管局结合“春雷行动2023”,联合县公安局开展使用工业松香拔除畜禽毛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详细]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5大类食品476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产品明示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所检项目检出不合格样品11批次,检出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问题。[详细]
2022年8月23日,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根据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对2023年从第三国进口到欧亚经济联盟区域的多种肉制品和乳清制定关税配额,并根据产品在成员国的消费和生产平衡等分配关税配额。[详细]
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对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产制品、速冻食品、调味品和饮料共16大类食品654批次样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和食用农产品4大类食品9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了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等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