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生物
本研究旨在通过利用定量脂质组学全面鉴定和量化人和母羊初乳中的脂质,并筛选和验证显着不同的脂质和潜在的脂质生物标志物,以区分两种类型的初乳。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定量脂质组学技术分析了母乳初乳与绵羊初乳的脂质组成,共鉴定出26个亚类1004种脂质分子。[详细]
经资料审查、现场检查和综合评审,批准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技术中心等3家单位申请的7个试验范围通过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详见附件),有效期五年。[详细]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创新团队在中科院二区期刊《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IF=6.043)发表了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综述了木瓜不同部位的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以及目前木瓜产业发展前景及其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经评审,批准河南世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45家企业申请的2658个农药产品登记延续。颁发《农药登记证》,有效期延续5年。[详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友团队长期致力于番茄功能基因组学,在番茄果色调控机理与分子设计育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详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研究组对380多份水稻早衰突变体进行大规模筛选,获得一批NO含量改变的叶片细胞死亡突变体。[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由于符合欧盟肥料产品法规规定,这款超高效生物刺激素已被批准用于其他作物。[详细]
近日,基因中心多组学技术与基因挖掘研究团队与水稻所遗传资源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Rice(一区,IF=5.638)发表题目为“OsPP65 negatively regulates osmotic and salt stress responses through regulating phytohormone and 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ride metabolic pathways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详细]
最近,浙江大学农学院包劲松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Carbohydrate Polymer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等杂志发表3篇研究论文,揭示水稻淀粉分支酶IIb(BEIIb)突变体(be2b)抗性淀粉含量增加伴随产量下降的分子机制、抗性淀粉精细结构形成机制及抗性淀粉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创新团队——“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谷阳光、黄洪辉联合河海大学、日本Yamagata University等科研人员基于沉积物重金属和杀虫剂的生物可利用性,成功构建了重金属和杀虫剂对水生生物区系联合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详细]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水产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室程磊、渔业生态环境研究室宋聃等人联合开展的“塔里木河裂腹鱼类保护遗传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先正达近日在意大利推出了杀菌剂ROMEO?和生物杀虫剂Arbioogy?、BEMOTIUS?和CLAVITUS?13 SL。[详细]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防控,现将葡萄干斑螟的生物学特征以及综合治理方法总结如下。[详细]
9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系统描述了荞麦在驯化过程中的代谢组变异图谱,揭示了苦荞重要代谢物定向变化的遗传机制,对苦荞药用特性和抗病性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详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采取相关卫生措施使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受到较明显影响。而农产品因其特殊生物性特征,在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受影响尤为突出。疫情暴发以来,全球SPS(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和涉农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发展有何特点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