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生物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3月3日披露,巴西政府已批准抗旱型转基因小麦HB4在巴西境内种植与销售。巴西自此成为继阿根廷之后,第二个批准种植该转基因小麦的国家。[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通过基因编辑靶向编辑玉米内源基因,创制的突变体在多环境下对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具有明显抗性,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种质材料与育种技术基础。8月25日,相关研究结果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在线发表。[详细]
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23年11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23/2619号条例,推迟批准盐酸(hydrochloric acid)用于产品类型2生物杀灭产品的有效期,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第二十天生效。[详细]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休闲农业研究团队在神秘果酚类成分鉴定与功能活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鉴定了神秘果叶中的主要酚类物质,尤其是槲皮素和杨梅素衍生物,并进一步研究了神秘果叶提取物对斑马鱼血管生成的抑制活性,证实了该提取物对癌症发展的潜力,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确定了新的潜在乳腺癌血清生物标志物。[详细]
近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葱蒜生物学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共同揭示了大蒜种群进化历史,发现中国主栽的四六瓣蒜和多瓣蒜是独立驯化的两个大蒜组群。研究成果以题为“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bulb traits in garlic”发表在Genome Biology(中科院一区, IF=17.9)。[详细]
近日,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创新团队在期刊《Food Chemistry: X》(中科院一区,IF=6.443)上发表论文,该论文以腰果仁为原料,全面研究了腰果仁淀粉的颗粒、热和流变学等品质学特性。[详细]
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23年11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23/2622号条例,不批准锌银沸石(silver zinc zeolite)作为活性物质用于产品类型4的生物杀灭产品。[详细]
生合生物集团近年来海外事业版图拓展有成,其指标性益生菌产品植物乳杆菌TWK10与龙沙集团在欧美合作销售的带动下,国内外订单持续成长,营收、获利迭创新高。为了因应国际市场驱动与满载订单,斥资4,200万人民币兴建南科高雄园区二厂,已于2月27日进行动土典礼,预计2024 年下半年正式启用,启用后计划续扩充产能至目前的五倍。[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巴斯夫近日在阿根廷举行的第二届生物生产会议上推出了杀线虫剂Elenquo,该产品是基于皂树(Quilaia saponaria)的天然提取物的制剂。[详细]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栽培研究室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IF: 9.224)上以封面形式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具有结构互变性质的生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构建了一种用于酸碱响应的模拟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选择性与循环利用性,可用于果实中葡萄糖的定量检测。[详细]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通过搭载神舟十号飞船自主选育出太空辐射诱变甘蔗新品种“中辐1号”。采用航天育种的手段选育新品种,对加快我国甘蔗新品种选育效率、促进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具有现实意义。[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团队与地方高校合作,在马铃薯地上生物量估测及作物气候适宜性不确定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详细]
近日,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Plant Communications(《植物通讯》)在线发表了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荞麦代谢调控与逆境生物学”团队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应用计算生物学方法整合了不同物种近万个样本的多组学数据,剖析了UV-B响应的协同功能网络;并通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试验,揭示了MYB4R1新功能化在苦荞UV-B适应性进化中的关键作用。[详细]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查,批准天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27家单位申报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ApxII、Oml–1、Oml–7)等9种兽药产品为新兽药,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发布产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详细]
近日,园艺学院果树逆境生物学团队管清美课题组在植物学顶级期刊《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转座子MITE-MdRF1通过影响MdRFNR1-1表达进而调控苹果抗旱的分子机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