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生物

TAGS为生物的查询结果

  •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团队以刘韫滔教授和青年教师曾珍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食品期刊《Food Chemistry》(IF:7.514,中科院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Targeted and untargeted metabolomic analys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ibetan tea”(藏茶的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的研究型论文,为相关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坚实数据基础。[详细]

  • BIO CHINA 生物发酵展, 源于2013年创办于上海的“上海国际生物发酵展”, 经历了11年的发展与资源积累, 已成为生物发酵产业领域具有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行业盛会, 现已发展为3月春季济南展, 8月秋季上海展, 二地巡展, 与各地政府、 行业协会、 产业园区、 合作伙伴、 行业精英深度探讨生物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并取得了热烈的反响。[详细]

  • 484. 稻花香型高粱产品研究获进展-食品科技 2024-04-2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高粱中首次敲除了高粱SbBADH2基因,创制了新型香高粱。[详细]

  • 2022年2月22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欣-唐建军实验室在eLife发表了研究论文。eLife杂志还邀请了瑞典和加拿大农业生态领域的科学家撰写题为“Growing together gives more rice and aquatic food”的“Insight article”,与本论文在eLife同期发表,深度解读了本研究所揭示的生物种间相互作用效应的生态学意义和在农业上的利用价值。[详细]

  • 近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陆颖健教授团队与韩国国立交通大学Yuk Hyun-Gyun副教授联合在国际权威学术顶级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IF=12.81)在线发表了题为“Combating biofilms of foodborne pathogens with bacteriocins bylactic acid bacteria in food industry”的综述论文。[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发现“类绿色革命”基因 ZmSPL12 通过调控 D1 基因转录增强玉米抗倒伏性的新机制,为玉米耐密株型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因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详细]

  • DT新材料、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将于2023年11月29日-12月1日于合肥香格里拉酒店举办“ 2023(第三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以 “聚焦非粮生物质利用商业可行性” 为主题,荟聚业界专家聚焦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详细]

    披萨
    披萨